每到周末早晨,河北保定市民孫佳豪都會驅車1個多小時到易縣良崗鎮大蘭村。他說,這里可以在草叢中撿拾雞蛋,這種雞蛋較衛生,老人孩子吃著放心,撿拾的過程還非常解壓,不少情緒能在找尋中得到發泄。
良崗鎮大蘭村屬于太行深山區,這個以前不太被人關注的地方,今年充分利用4萬多畝山場進行林下散養雞,推出了“撿拾野生雞蛋”活動,近期,每到周末就會有不少人來到這里。
大蘭村村民張志明有多年養雞經驗,此前主要是圈養,雞蛋銷售多是通過小商販收購。“現在每天早晨5點,我把這些雞從雞舍趕到山上,讓它們吃草籽和地里的蟲子,游客來了我就帶人們去撿拾雞蛋,不少人把這個過程發到朋友圈或抖音中,這段時間咨詢電話特別多。”張志明說,現在2個月的收入就比前幾年全年收入還多。
大蘭村黨支部書記龍文同說,當地林下散養雞場有6家,散養柴雞5萬多只,不少游客撿完雞蛋還會在附近轉轉,在農家樂吃午飯后返回。雞蛋在附近小有名氣,不少北京、天津的經銷商主動到村中訂購。
距離良崗鎮不遠的牛崗鄉,曾有“羊腸道、荒坡頭,貧困的日子望不到頭”的順口溜,如今這里憑借著蘋果樹吸引了不少游客。
牛崗鄉黨委書記李新說,當地山場面積超過10萬畝,鄉里利用這里晝夜溫差大的小氣候和沒有被污染過的土壤、水等資源,發展蘋果產業。為促進農民進一步增收,當地2020年初發起了“我在牛崗有棵蘋果樹”的認領活動,認領人可通過移動設備實時看到蘋果樹的生長情況,蘋果收獲時可自行采摘或包郵到家。
“本以為只會在收獲期吸引游客前來,沒想到一些承包樹的人會經常帶孩子來澆水、除草,加上我們這里夏季相對涼爽的自然條件,使得果樹生長期也成了‘旅游旺季’。”牛崗鄉臺底村黨支部書記牛全江說,游客的到來也開闊了村民思路,部分村民開始擔當蘋果園的講解員、引導員,有的村民做起了直播,還有的村民研究起了蘋果文創產品,“蘋果+”成了當地發展的新動力。
類似的休閑農牧業在易縣“遍地開花”。易縣縣委宣傳部部長李靜說,當地把綠色休閑農牧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著力點,鄉村體驗游、休閑觀光游等蓬勃發展,目前易縣培育鄉村旅游示范村58個,建設采摘園300余個,2萬多群眾通過土地流轉、勞力務工等實現增收6億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