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場準備
1、根據實物工程量提前組織有關機具、材料進場。
2、施工現場道路必須平整、堅實,兩側設置排水設施,縱向坡度不得小于0.3%,主要路面鋪設礦渣、砂礫等防滑材料,重要運輸路線必須保證循環暢通。
3、對不適宜雨季施工的工程要提前或暫安排,對不能間斷施工的,要調集人力組織快速施工,盡量縮短雨季施工時間。
4、現場臨時用電線路要保證絕緣性良好,架空設置,電源開關箱要有防雨設施,嚴格執行“三相五線制”,確保做到三級配電、兩級保護,各類配電設施的防雨設施防護完好,暴雨天氣應立即切斷總電源,并準備好應急照明器材。汛情過后,對配電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查驗收,符合全面要求后,方可送電施工。用水管線要進入地下,不得有滲露現象,閥門應有保護措施。
5、配電箱、電纜線接頭、箱、電焊機等必須有防雨措施,防止水浸受潮造成漏電或設備事故。
6、所有機械的操作運轉,都必須嚴格遵守相應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,雨季施工期間應加強教育和監督檢查。
7、全面檢查臨建設施的安全狀況,如有裂縫、傾斜、變形現象,及時加固、翻修,達不到要求的必須拆除重建;暴雨天氣必須安排專人進行不間斷巡查;隨時觀察風向對臨建設施的影響、損害情況,及其基坑、腳手架、起重設備等可能對臨建造成的破壞,如有危險,立即將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方。
8、隨時觀察基坑邊坡有無出現裂縫、坍塌等現象,基坑支護有無變形,基坑邊坡臨近建筑物、結構物的變化情況;對臨近街道、建筑物、臨建設施的基坑設施要重點檢查監護;如果出現重大安全隱患立即對危險區域進行封閉,撤離人員停止施工,設置安全警示標志,派專人值班,嚴禁無關人員接近危險區域,并立即上報;汛期過后對基坑設施進行全面檢查,無安全隱患后,方可施工。
應急準備
1、制定應急處理預案,組織應急演練。
2、成立現場通訊聯絡組、物質保障組、應急搶險組、善后處理組、原因調查組等險情水患應急處理工作辦事機構,明確責任人、聯絡人。
3、接報險情迅速啟動應急預案,指揮協調水毀現場的搶險救援工作。
4、險情事故發生后,核實現場人員傷亡和損失情況,及時向當地政府相關部門、應急反應指揮部匯報搶險救援工作及險情應急處理的進展情況。
5、及時落實應急處理指揮部及上級有關領導的指示精神。
6、對于已經報告的險情水患搶修進展情況,要隨時續報。搶修完成24小時內,形成完整的書面材料。
7、水文氣象組每天密切關注氣象局預報的天氣及沿線河流的水文情況,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,及時匯報。
雨季施工技術措施
雨季施工的難點在于建筑結構的施工過程中,且集中于±0.000以下的施工階段。所以如果基坑開挖、基坑支護及地下結構施工正值雨季,保護基坑是雨季施工安全的重中之重。
基坑支護施工防雨措施
1、雨季進行基坑支護工程時,土方開挖前備好水泵。
2、雨季施工,機械挖土時,必須嚴格按規定放坡,坡度應比平常施工時適當放緩,多備塑料布覆蓋,及時進行邊坡及樁間土掛網噴混凝土保護?;由峡?m范圍內嚴禁有堆放物和棄土,基坑(槽)挖完后及時組織打混凝土墊層,基坑周圍設排水溝和集水井,隨時保護排水暢通。
3、施工道路距基坑口不得小于5m。
4、坑內施工隨時注意邊坡的穩定情況,發現裂縫和塌方及時組織撤離,采取加固措施并確認后,方可繼續施工。
5、基坑開挖時,應沿基坑邊做擋水墻,并在基坑四周設集水坑或排水溝,防止地面水灌入基坑。受水浸基坑打墊層前應將稀泥除凈方可進行施工。
6、回填時基坑集水要及時排掉,回填土要分層夯實,干容重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。
7、混凝土基礎施工時考慮隨時準備遮蓋擋雨和排出積水,防止雨水浸泡、沖刷、影響質量。
8、支護樁基施工前,要整平場地,四周做好排水溝,防止下雨時造成地表松軟。旋挖鉆機等重型機械及運輸車輛要防止場地下面有暗溝、暗洞造成施工機械沉陷。
漯河臨潁玻璃連棟溫室基礎施工中